4-20 鳥槍換炮
也許,這一天還是值得記錄下來的; 雖然,以後書寫的機會愈來愈少。
舊電腦和新電腦
,都不過是個工具而已,最主要的還是看駕馭它的人是誰了。自然地,當要離開舊機器的時刻到來之際,我卻還是有些眷戀了。畢竟,無論平時怎麼去折騰,它都毫無怨言勤勤懇懇地為我服務着,那些過去搭建的blog和wiki都有它的功勞啊!
發現一個現象:同事們沒換電腦前都是怨聲載道,運行個office程序慢悠悠,開個ie瀏覽器奇慢無比,連接QQ啥的還經常被死機藍屏困擾,但是,這幾天里幾個人都相對沉寂着,是有了新機器後為boss奮力工作了?還是在雙核山寨PC上打開taobao網頁特別順利了就不用牢騷那些破電腦了?好吧,我承認這是我個人的觀察,基本上別人的情況在我這裡還不會發生的,因為我的舊pc裡面已經被許多開源軟件霸佔了,沒有使用ie核心的瀏覽器,也不裝桌面QQ之類的浪費表情的娛樂工具,雖然當年賽揚核心的低檔配置但速度卻比別人的快很多,我也極少為機器速度慢的事情而埋怨。
為boss打工那麼久,直到2012年的4月才捨得撥款給大家換電腦,私下心裡也有些興奮吧,但亦有些糾結;主要是資料的轉移問題一直是心頭之痛。如果文件是一般的xls和word以及email就沒問題,但我工作的機器裡面平時還有很多零散時間鼓搗出來的一些project都不知道在新機器下能否運行,以及n多這樣那樣的設置也要備份了。
還有,自從以k-meleon(來自於ccf版本)為主打瀏覽器後,這部舊pc看多數網頁都比較快,快速新開和關閉標籤頁,去除了頁面廣告,默認google搜索,方便地切換proxy,等等,都很符合自己的心意了。但是,隨着web技術(html5等)的發展,有些效果還是不能支持,唯一不太滿意的就是如果遇上腳本太大的頁面基本就只能崩潰而導致內存出錯,這個現象是不是我這台pc環境中才有的呢?
其實,從昨天下午就準備更換工作機器的計劃,起先在腦海里過一遍舊PC上有哪些重要的資料,這麼長時間了,畢竟也存了不少東西;如果在「升級換代」的時候,資料丟失了,那可是最不願意看到的。舊pc里的系統一直是xp的,我一直想在新pc里面安裝ubuntu的,可是由於還有個垃圾x城開發的某職能部門軟件只能支持win系統的,所以不得不撿回xp盤了,這裡也要多謝某師兄的援助,如果沒有他的光驅和cd工具我也無從下手了。
今天終於將系統搞定了,還把瀏覽器換成最新版chrome啦,基於非工作時間在筆記本上對chrome的特性特別熟悉,也安裝好了adblock和proxy switchy兩個常用的擴展,現在可以暢通地遨遊網絡。然後,就是Thunderbird郵件客戶端的恢復,將之前的app data備份設置copy過來就不用煩惱以前的郵件丟失啦。至於,im工具,由於安裝的是Pidgin,基本上再添加一下hotmail/gtalk帳號即可使用了。
嗯,另外一提的就是輸入法,由於一直用的是谷歌拼音,所以習慣了,也就只能依靠這個了。而在安裝Gtalk即時信息客戶端的時候,也許是自己頻繁使用gmail帳號登錄,於是被提示account block啦,我以為是連Gmail也打不開了,好在過一陣出現驗證碼一類的窗口,輸入提示的一串字符就登錄進去了。
鍵盤也不再噼噼啪啪地吵人了,鼠標摸起來也很厚實,尤其是液晶寬屏看着是很舒適的,在新pc上工作了1個小時後發覺效率也是提高了不少。希望,接下來投入上班的心情會更加舒暢起來吧!辭舊迎新的時候,對於舊機器里的2塊尚存狹小空間的硬盤,能夠做的或許就是將它們收好保藏起來,其他的也許只能進電子垃圾回收站啦。時移世易,n年前的一些軟盤也仍然在我的收藏範圍,這就是淘汰後的電子產品們的最後歸宿吧!
為什麼是2塊小體積的盤?要知道,當年用8G或10G的硬盤還算是比較富裕的了啊!哪像現在動輒就是500G的配置,而且還加上2G的內存和雙核心。為什麼不嘗試 Win7呢?其實,自從用了Ubuntu後,我就對Win系統不再強求了,畢竟現在的選擇更趨向個性的GNU/Linux開源系統。我也不是偏向哪種OS,只是在使用很長時間後,就知道自己使用什麼工具才是自己真正所需求的。
====陰雨下的分割線===
PS0:
大雨,小雨,雷雨,一提起近幾天的天氣,真是無語了。早上,替某人簽快件的時候,還特登追加了個日期,當時想都沒想就寫了4/19號,後來才知道時間錯了哇!原來今天已經是周五啦,是不是忙了3天後,就已經腦力費盡了?還是,做什麼事都心不在焉?
PS1:
每天睜開眼後,我就在心裡為ta祈禱,在適合的時間和適合的地點,能夠在上班時看ta一眼,就覺得心裡很安樂;無論前路如何曲折婉轉,也期望倆人來之不易的感情能夠長久地走上正軌。無論天氣怎麼壞,還是希望每個人的心情能夠依然保持新鮮的活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