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不高興
3/26/09
那天感冒的時候,看到一則有關陳炯明的歷史評論,作者對歷史人物的總結可謂非常適宜和到位的。聯想到《團》劇中那些“炮灰”的故事和中國遠征軍的史實,我們有好多東西都需要客觀的評價,只可惜在我初中高中這個階段的歷史教科書裏學到的內容也大致需要推到加以重新認識。
另外,還看見不少人在爭論《中國不高興》這本書,我還沒有看這本據說是《中國可以說不》的升級版。當然,以“中國”之名的東西,會招來兩種力量的意見相爭,比如:力挺派和質疑派,各說各有理啊,但有理也說不清啊,其實現實誰都知道這不過是商家的習慣性炒作手段而已,這條食物鏈上最高興的是書商罷了。或者正如豆瓣裏有人引用王小波的文字道出了作者目的是仿效李太白的“隔山打牛”之功,其意味不可謂不深啊!
1)不以勝敗論陳炯明
如果說,孫中山是一位不擇手段的成功者,那么陳炯明就是一位堅持原則的失敗者。也許,堅持原則者總是容易輸給不擇手段者,道德主義者總是容易輸給功利主義者,理想主義者總是容易輸給機會主義者。
3月15日南都報曾深度報道了淮河支流嚴重“砷汙染”的事件,讓人觸目驚心,自然環境對人類的過度開發行為也開始了反擊和懲罰。還有3月24對“手足口病”的披露,更是讓人對某些管理層不負責的行為感到憤怒,連個死亡兒童統計的數字都無法做到公開和采取開明的態度,百姓還要你們干嘛?
3)多個省份出現手足口病疫情專題
4)強生等嬰兒衛浴品被指有毒
5)王志安:瘦肉精屢禁不絕的經濟學分析
我們不想研究那么多的主義,也不想知道那么多的經濟學道理,我們只想讓這個世界的人都有個人樣,豬肉有個豬肉樣,中國有個中國的樣子!!現在的人都是怎么了,難道都是讓錢鬧的嗎?好好的東西非要往糟裏弄,牛奶、雞蛋、面粉、大米還有現在的肉類,這不是自己在害自己嗎?這樣下去,還用得著別人嗎,自己就把自己給毀了,現在精神層面上的東西還剩下多少是美好的了??國人啊,真該好好反思了,從上到下!!!全民上下,不能只剩下一個“錢”字了!!!
連番的嬰幼兒奶粉和用品的風波引發產品質量安全危機過後,讓人揪心的還有“瘦肉精”利益鏈條被有良心的媒體挖掘後......你說,在有毒的環境下生活的人還有活命的權利嗎?再聯想到艾未未們民間調查遇難學生名單的感人行動......我不得不低頭默認:我們都是有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