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微點 vs 瑞星

2/18/09

曾幾何時,“流氓軟件”熱鬧的光景仍然歷歷在目,而今此再回顧這段國內殺毒業裏的最大醜聞被曝光不是一次兩次了,無論如何,最後法律還是給了“微點”一個清白

商業裏的陷阱無處不在,而當某種權力“暗箱操作”介入軟件業市場後,其畸形的發展形態也終究會展露於世人面前。劉旭被競爭“黑手”陷害一案雖然有了真相得以“平反”,但給予後來的創業者也留下了一路的思考。

在電腦防殺病毒這塊兒,前見年你聽說過“主動防禦”技術嗎?自從瑞星的安裝文檔越來越臃腫後我就沒有用過了,東方微點雖然沒有用過,但是對於它的“主動防禦”功能還是早有耳聞。

在瑞星和東方微點這兩個殺毒軟件商之間有一個人是業內外人士繞不過的話題,他就是——劉旭,他率領的東方微點科研人員依據“監控並舉、動態防護”主動防禦體系體系,采用“程序行為自主分析判定”技術,於2005年3月,研制成功微點主動防禦軟件。 2005年4月18日,微點主動防禦軟件獲得國家版權局頒發的《著作權證書》。2005年4月19日,微點主動防禦軟件獲得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頒發的《新產品證書》。

現在,耍弄卑鄙手段的競爭者已經被CBer諷刺為“娛樂公司”了。常人雲: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而我們這些平凡的讀者也可以透過“東方微點”事件一窺國內IT業的內幕。

1)深圳晚報:瑞星報假案“鏟”競爭對手
2)北京晚報:殺毒業最大醜聞是如何炮制的
3)科技日報:一項重大原始創新何以大難不死
4)科技日報:微點軟件的上市之路為何如此艱難
5)科技日報:誰保障自主創新成果不遭封殺
6)廣寧散人:拋棄瑞星,選擇東方微點
7)瑞星改名“藝進娛輝” 毛一丁不知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