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博須謹慎
2/16/09
“ID有風險,博客須謹慎。”——網易某網友跟貼。
這注定又是今後在“情人節”這天繞不開的話題。最近的FriendFeed/Twitter、飯否/嘰歪在報道突發新聞的時刻又發揮了移動博客的威力。
本周日在南都報上的A16版驚異地看到消息說,“錢烈憲要發言”的博主(徐來)在單向街書店被遇刺了。
今日再搜索新聞,已經有不少了:
1)網易:知名博客作者錢烈憲被刺 具體原因不明
2)新浪:作家宣傳新書風波不斷 上次是掌摑這次拿刀捅
3)搜狐:“錢烈憲”被刺的三大懸疑
4)騰訊:著名博主錢烈憲被捅傷 疑因言論“得罪人”
難道是一句“內部交流 供造謠用”和他博客上的轉貼引發了這場血案?是有人在惡意報復嗎?這樣的報復也太狠了點兒,一個人的人身安全還有沒有法律保障啊?!又或者是少數派猜測的有某種外在力量為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制造了這起懸案?
一眾blogger對此事的關注:
1)和菜頭:錢烈憲被刺傷
2)8碼卦:有關錢烈憲被刺
3)白板報:“錢烈憲要發言”被刺
4)梁文道:誦經廻向徐來及凶手
5)我的裸奔史:是誰想捅死錢烈憲?
據悉:徐來,乃江蘇人,神話讖緯愛好者;曾供職於京滬多家媒體,擔任記者、編輯、評論員;作品曾獲第三十屆香港青年文學獎小說高級組冠軍。曾記得不久前國外TechCrunch創始人邁克爾·阿靈頓連撰寫IT科技資訊blog也遭遇“唾面”風波而暫停更新日志。按照“錢烈憲”的身份,一個文字工作者竟然要受到如此猖狂的對待,實在是要譴責這種暴力行為。
還是那句話,從“博客有害健康”到“博客需謹慎”,已經再次令人不得不思考虛擬網絡與現實社會的兼顧+妥協問題。盡管網絡提供了自己發言權利的空間,但還是要根據一定的客觀條件來控制自己的理性大腦。否則,肆意的發泄個人感受,過度地幹擾了他人的生活,也會遭到懲罰,無論是來自善意的還是惡意的。“常在網上走,哪有不挨刀?”,即使你匿名了又能怎麼樣?
“開博有風險,寫博須謹慎!”以示警示。
剛剛,百度一下“錢烈憲被刺”,找到相關網頁731篇;google一下,有1,600條相關網頁。
~~~其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