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語言 vs 程序員
12/30/08
這算是收藏帖吧,因為是在2個不同時間裏看到的東東,所以就合而為一了。
轉一:程序員的九重境界,你是第幾重? (博客園:LiuJiang)
第一重:
在哪本電腦雜志上看見軟件工程師這個職業介紹,或者走在大街上看見某某軟件培訓機構鼓吹培訓完就能年薪10萬的廣告,有些羨慕那些編程序的,自己有些蠢蠢欲動。
第二重:
用控制台或者說SDK之類的東西寫了一個“HELLO WORLD!”,感覺編程這個東西,太簡單沒難度。
第三重:
學會了簡單的使用某某工具例如VC,知道怎么利用工具創建對話框之類的東西了,認為自己已經有了“紮實”的基礎,出去找工作四面碰壁之後感歎人心不古世態炎涼。
第四重:
以極低的要求找到工作,突然發現自己不會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不求甚解是無奈之舉。這個階段寫代碼寫完之後主要是試,試的標准:“能運行就是成功,不能運行就是失敗。”一個小模塊寫完之後被黑盒蹂躪幾十次稀松平常。
第五重:
突然意識到不能再瞎幹了,於是知道了如何規范的寫代碼,盡力的把代碼寫的短小精悍,看一堆關於算法的書,並且會把自己的或者別人的優秀代碼分門別類存起來,以便經常參考使用。
第六重:
做的時間越長,發現自己不會的越來越多,每每遇到不太理解的必然刨根問底,寫完一段代碼,一定仔仔細細把程序研究個透,不讓他出現一點泄漏一點警告才罷休,以挑戰白盒作為樂趣。
第七重:
把各種工具研究個稀巴爛,即使一個全新的語言或者工具,也能在半個月之內熟練使用,這個時候,仍然認為自己距離高手還有很大差距,遇到新手來公司面試,很驚訝這些人居然連怎么操作內存都不會就敢出來混了?
第八重:
把編程工具用煩了,開始喜歡控制台或者說SDK,純粹的API編程變成了自己的最大樂趣。
第九重:
在電腦雜志上看見軟件工程師的職業介紹,或者走在大街上看見某某軟件培訓機構鼓吹培訓完就能年薪10萬的廣告,想對後來人說些什么卻終究發現無話可說,只好一笑而過。
第一重到第四重,需要努力,第五重到第六重,需要悟性,想到第九重,需要智商和福緣。
轉二、如果程序語言是宗教,那么:(來自:Solidot.org)
C語言是猶太教,Java是基督教,c++是回教,C#是摩門教,LISP是禪宗佛教,PHP是Cafeteria基督教,Haskell是道教,Erlang是印度教,Perl是伏都教,Lua是巫術,Ruby是新異教主義,Python是世俗人文主義,COBOL是古異教主義,APL是山達基教,Visual Basic是撒旦教。
~~~Google產品的08和09~~~
1)Google 2008 in 12 Pictures
圖說Google在過去12個月裏主要產品的變化
2)穀歌08年性能提高最快十大產品:Chrome居首
3)穀歌2009年8大預測:或推出操作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