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節外三則
4/1/08
1)迷惑的
迷惑的一年,也難怪2008年就遭遇了開局之困。幸好還有對岸的一點光明,照耀著未競者們的道路。我們是該給自己的思想去一封信?還是繼續保守呢?
2)虛擬的
虛擬的網絡總是這樣那樣地開始影響現實中每個正在織網的人。網絡的誕生促使免費的資源橫行於世,君不見,現在已經有人不是去實體書店買書而是看打印的書。
維基百科已經誕生了第一千萬篇文章!在面臨被信息轟炸的時代,每個人網絡成癮只需56小時。從03/04年開始blogging的人大都還在堅持著自己的一塊小天地繼續書寫和釋放情緒。你還記得中國的Podcast(播客)起于何時,源于何處嗎?
如今是Facebook、Myspace等SNS網絡大行其道之時,傳統門戶與WEB2.0網站仍處在角力之中,從80後最喜愛上的十大網站排行榜單中可以看出,以用戶為中心分享的網絡發展觀是值得考量的;WEB2.0的表現方式還可以引申至政治生活的角度,在和老師的觀點裏闡述為一種政治表態的WEB2.0。
雖然WEB2.0是一種詮釋網絡發展階段的概念在傳來傳去,但總是離不開它的社會性而存在。平等、自由、分享這些精神會始終伴隨著網絡發明人的初衷。一個大時代已經被分裂成無數個小小的世界。
日前傳聞的新浪人事風波,以段永基離開了新浪為小結,IT人士也許該釋然,但新浪之道又面向哪裏?
3)逝去的
時間真是快啊!今天是愚人節。過兩天就是清明節。春天仿佛是拿來追憶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情的。我們會選擇在今天用一首首音樂來紀念那些逝去的愛!
4.1日讓不少人在懷念這天決然一跳的Leslie張國榮。他選擇在這一天離開所有愛慕他的人,是上天故意安排還是他自己的憂鬱和身不由己?盡管直到今天還是一個謎,但畢竟已然過去了5年,彈指一揮間,剩下的就只有追憶和懷念而已。
跨越1997年演唱會的那張VCD一直在我的箱底珍藏著,自看到他那年表演的《紅》,讓我看到了另外一個張國榮。喜歡他的音樂還有很多,比如:《有誰共鳴》、《共同度過》、《風繼續吹》、《怪你過分美麗》、《左右手》、《這些年來》、《追》等等。他的電影一如現實中的他那樣回歸於完美角色。而《煙花燙》在他逝世之後表達了親密的人對其深深的思念之情。
今天,請記住有個叫張國榮的人來過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