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成长的印记,我选择音乐。

我记得自己也是在高中时陶醉于电台里的流行音乐节目,当时我和弟妹比较爱听的如楚天.长江.湖北文艺.武汉等音乐台,流行的节目如"吉祥鸟"."关不掉的 收音机"."音乐无限"."音乐突破时间"."偷闲黄昏",欣赏的主持人如刘虹.晓艺.刘琼等,有些好听的歌曲被我们用录音机录在了磁带上,虽然很久没听 但却一直被保存了下来!
**
以下是网友写的怀旧篇叫"我用音乐数青春",跟我的听歌历程几乎一模一样,颇为感动!特转贴于此与歌友们一起品味!
**
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成长的印记,我选择音乐。

我听磁带的历史颇为悠久,从幼儿园开始吧,也许还要更早些。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自己的年幼时光总是有着非常深刻的记忆,记得当时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 是躺在床上让舅妈给我放邓丽君的歌,听完两首才起床。《军港之夜》是我那时的最爱。之后的一段时间我很迷朱晓琳,整天支离破碎地哼着《妈妈的吻》,幼儿园 每天早操的歌曲是她的《早晨之歌》,挺有朝气的一首歌,让我铭记至今。
真 正开始迷恋音乐是从小学开始的。和伙伴们围在一起大声唱歌就是童年时代属于我们的欢乐时光。那时感觉总有唱不完的歌,小虎队、伊能静、孟庭苇、郑智化、林 志颖、苏芮,以及四大天王的光辉岁月……直到今天,每每听到苏芮《跟着感觉走》的歌声,我就想起和表姐挤在一张小小的书桌前边听歌边抄写歌词的情景,小黄 灯,书桌前,温暖着那个有音乐陪伴的童年。有时我也会不经意间唱起那首《新年快乐》,也会想起表姐房间墙上早已泛黄的小虎队和忧欢派队灿烂的笑脸,想起那 时的天空总是很蓝,而那时的新年,总有烟花陪伴……

在小学的毕业晚会上,我还记得我穿白色的泡泡裙和一群女孩子一起跳烛光舞,用的背景音乐是伊能静的《萤火虫》,在晚会结束的时候全场合唱《蝴蝶飞呀》。光阴之过去,总是速如流水,一转眼,蝴蝶都飞向未来的城堡,童年,就这样在风中走散了……

初 中三年我度过了快乐的音乐旅程,不仅是因为我有了更多的零用钱可以买我心仪的专辑,更重要的,是那几年可以算是华语乐坛的兴盛期吧,至少对于我而言是的。 细细数来,大部分我最为之珍爱的专辑都是出自那段时间的,93、94、95。比如林忆莲的《伤痕》,万芳的《一切如新》,黄舒骏的《未央歌精选》,赵咏华 的《我的爱,我的梦,我的家》,熊美玲的《心甘情愿》,苏慧伦的《LEMO TREE》,周慧敏的《自动自觉》,范晓萱《RAIN》,陈淑桦的《爱的进行式》,还有林隆璇,陈慧娴,还有优客李林、无印良品,还有很多很多……

高 中我开始迷恋广播,当然只限于广播里的音乐节目,那时侯那些优秀的DJ都还在,所以那时武汉的电台节目总是吸引人的,我听张弛的《关不掉的收音机》,听晓 奕的《音乐无限》,听思文的《音乐突破时间》,听刘穹的《偷闲黄昏》,还在电台里第一次听说了何炅这个人物,当时他还在主持电台节目《非常流行》,很不错 的节目,一直觉得他更加适合呆在那个小小的黑匣子里。同时也听小凡的《篇篇情》,虽然更喜欢以前的《悦心时间》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声音真的很好听。高中的 时候我才开始沉迷黄舒骏,于是很必然的发现手中他的专辑少得可怜,同时也很悲哀地发现这是一个经不起等待的年代,很多东西错过了就不能回头,于是乎天天写 信骚扰刘穹让他播放黄舒骏的歌,当然他没让我失望,做了好几期特辑在节目中播放,早有准备的我把他们统统录了下来。刘穹走了之后我开始继续骚扰马凌,比刘 穹更加可爱的是,他把黄舒骏的专辑一一在节目中播放,而且中间没有串词,说是方便我们录音。我真的很感谢他们,在还不知道网络之神通广大之时,那些从电台 里录下的专辑被我视做珍宝——当然,现在也是。后来那些可爱的DJ一个一个地离开了,武汉终究只是一个过客城市吧,南飞的鸟儿经过此地,只是栖息而已,他 们的梦想在更远的别处。留在我心中的,是怀念和感谢,那些DJ陪我走过的听歌岁月,是时候变成尘封的记忆了,于是我拖着记忆的皮箱,来到了我的大学。

彼 时的我初识网络,便开始在网上肆无忌惮地找歌,找那些曾经山山水水也遍寻不着的歌曲,一如找寻自己流失的青春时光。结果没教我失望,我终于找到了《午后的 蝉声》,终于找到了《以为你在等像我这样的人》,终于找到了《忘了我是谁》,终于找到了《青梅竹马》……许多我曾以为永远失去的东西,又重新回到了我的舌 间。现在的我依然听歌,那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喜欢在安静的午后绻在沙发上随心所欲地听,也喜欢躺在床上把音量调小静静地听,喜欢走在林荫大道上带着耳塞 沉浸于我的音乐世界,也喜欢对着房间壁柜里满眼的CD卡带发呆,还喜欢,细细梳理音乐陪我走过的青春,好似现在这样:)

还是要听歌,还是要生活,还是要感动,还是要遗忘,还是要怀念……
音乐陪我渡青春,我的青春,音乐,所以快乐!

留言